我若不是在修車 就是在前往車行的路上...

2010年8月26日 星期四

Saxo 1.4 整理心得


Saxo 牽來已經近一個月了。它的表現相當稱職


敏捷靈巧、省油好開。


這台saxo並不是熱血的VTS,而是溫馴乖巧的TU3 1.4。

家內非常的喜歡。離合器很輕、冷氣很冷、體積很小。

在facebook上已經貼過幾張照片

不過為了本部落的營運,還是得偶爾寫寫日記。


車子買得並不便宜,9萬元辦到好

但是車況還算不錯,也重新烤漆,正是我喜歡的白色。


內裝非常新、沒有異味,甚致有新車的味道
(最近電視一直報導,汽車內裝會散發甲醛
還好這是二手車,甲醛已經被前車主吸光了)。


以一個初學手排車的女性而言 peugeot 106 或 雪鐵龍的saxo

應該是最完美的選擇

總不可能用 ALFA Romeo 當第一部手排車吧...



一切駕駛的壞習慣、換檔的頓挫 必須先磨合掉才行

saxo是 雪鐵龍AX的後繼車種 而 AX 又是205的巒生兄弟。































































法國的海邊開AX 好悠閒喔...
這就是 雪鐵龍AX 很漂亮吧

我開過205,除了陽春的內裝、不冷的冷氣之外

一切都相當美好。

還記得小時候,全家四口加上阿姨一家三口

共七個人開AX 1.4從台北一路塞車回南部






















(真是魔法空間啊...)

AX也是臉不紅氣不喘的。






























裝配線上的第一百萬輛 AX

所以,我對PSA的1.4L 引擎非常有信心。

耐用省油,就是它最大的特點。

而PSA的小車,操控就不用多說了。



車子牽回來後,做了一番整理。

底盤的異音其實不少,但都是一些正常磨損造成的

這本來就是銷耗品。

首先,在李老闆那裡整理了前防傾桿橡皮。





































橡皮已經碎得不成形了。二手車行是不會花錢整理這東西的。




























但這卻是法國車的靈魂。

前防傾桿是固定在下三角台上,各由兩顆絲固定。


其中一邊已經咬死,拆得時候斷了。
只好由燒焊店取出,換了四根全新的強化螺絲。






前車主換了錯誤的輪胎尺寸
原廠是165/65/14而車上裝得是185/65/14

未免也差太多了。加速重拖、煞車很弱。
遇坑洞衝擊很大。而且還是我不喜歡的牌子之一。


於是換了四條胎。165/65/14相當難找

這尺寸米其林以前有出,但現在台灣已經找不到了。

在金弘笙看到了TOYO teo ECO 175/60/14 雖然寬了一點點




































但至少外徑比較小。價錢很貴。

換完後,行路質感好很多,加減速恢復該有的水準(至少和205差不多)。

底盤前面變得很安靜,但是更突顯後底盤的噪音。


由車尾看後輪,有點CAMBER外八。

載重時,左後輪也會磨到輪拱。

研判是後擔軸承掛了,才會造成輪胎外八。這樣是很危險的。

很多Saxo車主不知道保養後擔,軸承掛了,後擔吱吱叫不打緊,

當載重或過彎時,後輪磨到輪拱變得不穩定、後輪撐不住側向力,

還沾沾自喜以為過彎速度快,後輪微打滑甩尾…(真是太糟了)。


由之前撞過205得到的經驗
這種小尺碼的車,臨界點很小。後擔的狀況很重要。



等到阿龍回來上班後,就到阿龍那邊整理後擔。


拆開來果不其然, 十萬公里 沒保養過後擔、沒上過黃油。

軸承已經爆了,左邊更是嚴重,連滾針都沒了
(難怪會磨左側輪拱)。

後鼓煞皮也沒了,左後的煞車皮還脫落勒…。

所以囉,二手車行的車雖然外觀美麗,但內在如何就得不一定了。

不過法國車底盤零件本來就是很講究的消耗品,

而且Saxo零件也不貴,這在買車時已列在必換項目中了。

換得你情我願,心情愉悅。




左後的煞車皮脫落







後避震看起來還不錯,基本上根據PSA的說法

在正常環境、正常使用條件下PSA的避震器不太會壞。

家中的406就是一個例子,十年了避震器還是Q得很。


當然,Saxo 1.4是法國最廉價的車子,用料有沒有那麼好不敢保証

但正常使用下的確沒壞、衰退也不明顯



減震橡皮、鐵套也很好。
牛腿的橡皮還不錯。



Saxo這種小車後懸,使用的是PSA出名的拖曳臂

並且是獨立懸吊。和其他歐洲小車不同。

拖曳臂是很簡單的設計,有人認為是節省成本的做法。




這是206 S16的底盤設計
用小畫家 把後方兩支側拉桿塗掉 就變成下面這樣....







saxo的大概是長這樣
主要的結構設計很像  但少了兩支側向補強的拉桿
紅色的那兩支 就是左右輪的扭力桿
它的作用就是當作 彈簧

 用這種扭力桿式的彈簧 
好處一是省掉了空間

 好處一是省掉了空間   其二是減少了懸吊動端的質量

 還有一支隱藏式的扭力桿 塞在後擔大樑中間
(下文中的照片就是隱藏的扭力)



PSA可以把它做得很舒適,又有性能。
(有人把後輪獨立式的拖曳臂,稱為半拖曳臂。我認為不太適當)




Saxo的後懸,兩側是獨立的。並且沒有彈簧,使用扭力桿當彈簧
減震筒擺平   營造了較大的車室空間。

避震器上座的空間就省下來給車室用...



有機會可以注意一下,Peugeot 106、Saxo這種小車的後座,
比起Nissan march的後座,大太多了。

以我滿高的身高坐在後座,腿部空間很輕鬆。


再來不得不佩服PSA的底盤用料。


小小的一根扭力桿,兩側僅有淺淺的齒槽、兩端的固定座又看似輕薄。





可是就是那麼剛好,三根細扭力桿,配上細細的齒槽

可以承受後輪變化劇烈的負載。

(也許車身很輕,但全車坐滿四人加行李廂裝滿,重輛也不輕)

之前看到某玩車人士,開到這根扭力桿端部脫落不自知,

還炫耀車尾「敏銳的動態」。

其實是後輪磨到輪拱、扭力桿鬆脫造成。真為他捏把冷汗。







































再來談到Saxo比較奇怪的設計。應該說是「前衛」吧。

雪鐵龍一直是個充滿創意的車廠,最廣為人知的就是油壓懸吊。
Saxo沒有,不用多說。



Saxo是第一輛採用"電子輔助動力方向盤"

以電力驅動油壓泵浦,而非皮帶驅動。

在高速公路上非常的節省能源。也許你會問 "能省多少?"。

但這是全球車廠的驅勢,現在的新車大多採用這種設計。

而15年前雪鐵龍就已經在用了,不錯。


另外一點滿特別的。不知是缺點還是優點。


Saxo的方向機位置很奇怪,做在防火牆的前方偏上,離車底很遠。

要調整Toe-in時很不方便。必須打開引擎蓋,跨過引擎調整。

可是通常引擎是熱的,調整方向拉桿時,非常的火大。


看似愚蠢的設計,可是我卻在日前發現了優點。

我的方向機防塵套破裂,看起來是破了一段時日。

但由於方向機藏在引擎室內,不容沾灰塵,所以也不太會刮傷受損。

也算是一個耐久設計啦。反正也不會常常調Toe-in。


我的防塵套破了,更換很麻煩(空間小、引擎熱),必須拆下方向機再穿上防塵套。

換個小東西,工資不划算。

後來交待阿龍用偷機取巧的方法,找個合尺寸的傳動軸防塵套

將它剪開直接套上去,再用束帶紮好。效果一樣。



最後,一個小問題。

室內/外循環的閥門伺服馬達有點故障,走不到定位咔咔叫,

像是換片箱換片一樣。

不要以為這是法國車才有的毛病

近乎苛求的L牌 高級車也會這樣啦





































黑狗學長幫我找到問題點了


從手套箱拆開,可以看到循環馬達,拆除線組將馬達by pass。

這樣會變成「永遠室外空氣循環」,浪費冷氣。

於是再用特殊的方法固定循環閥門:
以一支螺絲,綁上鐵絲,當循環閥打開時,
將螺絲垂降進循環閥門,再拉起鐵絲,循環閥將被螺絲卡住拉起來,
這樣閥門就被固定了
此時才拆除馬達線組,永遠保持約15%的室外對流....(和alfa 75一樣)。
(看得霧煞煞吧…)

當然,也可以花大把鈔票換顆新馬達啦,只是這樣做太傷本。錢要花在刀口上才是。

以上報告




















2 則留言:

  1. 雪鐵龍的老車,是要有智慧又勇敢的人才能開的

    它經常會出些怪招

    你要用熱情與智慧來對抗

    贏了,你的功力便會大增



    我從不羨慕人家開名車

    只有身懷絕技的車手才能贏得我的尊敬

    你算其中一個了

    回覆刪除
  2. 請問您說的李老闆是哪位呢?

    回覆刪除